当前位置 :

深化“三个年” 奋进谱新篇 | 建德:聚力“三个年”活动,以科技攻坚重塑县域发展新优势

发布日期:2025-09-26 16:36 访问次数: 信息来源:杭州市科学技术局
分享:

编者按:为深入贯彻落实全省科技系统“改革突破年、狠抓落实年、能力提升年”活动,「创新杭州」推出《深化“三个年” 奋进谱新篇》系列报道,通过讲思路、谈行动、述成效,展现全市科技系统在推进科技创新工作中的扎实举措与丰硕成果,以期进一步凝聚创新共识、激发奋进动能,为谱写浙江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杭州力量。

深化“三个年”

奋进谱新篇

吴雯 建德市科技局党组书记、局长

聚力"三个年"活动

以科技攻坚重塑县域发展新优势

当前,全省科技系统正深入开展“改革突破年、狠抓落实年、能力提升年"活动,建德市深刻领会"三个年"一体协同、层层递进的核心要义,立足打造“浙西人才科创高地"目标,紧密对接省"315"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程部署,充分发挥教育科技人才一体改革的牵引作用,聚力破除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瓶颈障碍,为创新浙江建设注入建德力量。

1 强化改革重塑

构建全域创新生态体系

构建教育、科技、人才一体化贯通机制,建立教科人一体化委员会,完善各部门协调联动,全面统筹改革工作。积极融入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建设战略布局,引导域内企业主动对接知名高校、大院大所,精准链接导入创新资源,与江南大学共建技术转移中心。重点支持省级通航重点实验室、超细粉末中心等高能级平台深化与西湖大学、浙江大学、湘湖实验室等高校院所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共建,创新探索“平台共建、项目共研、人才共育、成果共享”的教科人贯通模式,加快生物医药产业中试基地建设,构建全链条创新生态体系。新安化工与杭州师范大学、新化化工与浙江大学联合共建的有机硅材料技术重点实验室、高值化学品低碳合成重点实验室成功入选全省重点实验室认定名单。

2 聚力关键主体

激发企业自主创新动能

迭代科创政策体系,出台《“浙西人才科创高地”十大行动政策要点》《建德市推进科技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若干政策》,激活企业自主创新活力。今年以来,为273家企业落实上年度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,金额达11.15亿元,高企减免税收1.9亿元,同比增长3.4%。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,构建“建德市级培育、杭州市级扩容、浙江省级推荐、国家级拔高”的梯度培育体系,新增杭州市级企业研发中心8家。引导龙头企业对主导产业开展“卡脖子”技术和前沿技术扫描,形成技术需求清单和攻关路线图,正在实施的各类研发项目共236项。探索建立企业创新联合体运行机制,推动市域科研仪器设备开放共享。强化政府科创基金引导撬动作用,吸引社会资本形成“耐心资本”,协同金融机构围绕硬科技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,构建高效联动的“政银担保”合作模式。

3 聚合要素供给

锻造新质生产力硬核支撑

坚持链式思维,推行“1家重点企业引领+1个重点产业链协同”的链主发展模式,精准促进企业与高校院所技术供需对接。创新实施以场景开放牵引技术攻关机制,汇聚院所专家及行业领军力量“出题”,组织企业与科创平台联合“揭榜解题”,集中优势资源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难题。充分利用新安江独特冷水资源禀赋,前瞻布局浙西算力节点,加速推进浙西智算中心建设,畅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通道。与浙江大学、上海第二工业大学、太原理工大学创新探索“校企双聘制”合作体系,设立“研究生科研合作基地”,实施“1年在校学理论+2年在企攻课题”,在6家企业推广试点,联动省内重点高校、科研院所帮助企业聘请4名“科技副总”。精心打造“科创菁英”科技沙龙、“遇建未来”等品牌化人才交流活动平台,举办技术考察、项目路演等活动17场,对接邀请高校院所85名专家对接服务企业214家(次),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45项、科技特派员项目27项。强化科技干部业务素养,依托“17℃新·创大讲堂”活动,组织科技干部上讲台、进企业、下基层,打造一支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。


来源 | 建德市科技局